新闻动态

辽沈战役中,蒋介石为何发疯般的进攻塔山,其中有何缘由?
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0:25    点击次数:53

在解放战争期间,有三次关键的战斗特别重要,分别是辽沈、淮海和平津战役。这些战斗对战争的走向有着决定性的影响。

三大战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其中不少战斗堪称经典,比如辽沈战役里的塔山阻击战。

在这场战斗中,蒋介石指挥国民党军队对塔山发动猛烈攻势。解放军第四野战军虽然伤亡惨重,但成功击退了敌人的进攻,为主力部队赢得了宝贵时间。

塔山究竟有啥特别之处,让国民党军队不惜代价猛攻,非要拿下不可?为啥他们不选择绕开这个地方?

在分析塔山局势之前,得先梳理一下东北战场的整体情况。那时候,东北战场的核心并非沈阳,而是锦州。

锦州之所以特别,不仅因为它是座大城市,更关键的是它位于华北和东北的交界处,是个重要的交通枢纽。几乎所有从东北进入关内的铁路都得经过锦州。因此,谁要是控制了锦州,就等于拿到了东北的“大门钥匙”,敌人再想调集大部队来争夺东北,那就难上加难了。

但锦州有个大问题,它的战略位置太重要了。正因为它地处交通枢纽,无论是物资运输还是军事行动,都让这里成了各方争夺的焦点。

塔山的位置更为关键。

解放军内部对此也有分歧。林总在纠结先攻长春还是锦州时,最让他头疼的就是塔山,怕守不住。

这样一来,敌人主力很可能迅速压上,切断四野的部队。到时候就不是我们围锦州,而是反过来被敌人包围了。

毛主席明确指示要“关门打狗”,直接攻打锦州,但林帅却迟迟下不了决心。即便已经做好了进攻锦州的部署,他居然还想着临时改主意去打长春。这一举动直接把毛主席惹火了,气得从床上坐起来质问:“他到底想干嘛?”虽然毛主席一向尊重前线将领的想法,但这次他态度非常强硬,坚持必须先拿下锦州。

在电影《大决战之辽沈战役》中,有这样一个场景:林总特意让火车临时停靠,他一个人站在月台上,认真思索着那个难题。

罗荣桓得知朱瑞阵亡的消息后,担心影响林总的决策,选择了暂时隐瞒。直到林总定下攻打锦州的计划,并向刘亚楼传达了具体安排,罗荣桓这才松了一口气。

锦州战役一开打,老蒋就慌了神。他原以为解放军会先打长春,没想到四野来了个出其不意,直接冲着锦州去了。

他马上命令部队加速支援锦州。林总早就预料到了,直接派出了四野里最会打防守战的第四纵队去守塔山。吴克华司令员和莫文骅政委负责指挥,胡奇才等猛将亲自上阵,重点防守塔山堡、塔山桥和门台山这几个关键位置。

部队主力藏在第一道防线后方,作为后备力量,既可支援前线,又能反击敌军。李天佑坐镇指挥中心,随时待命支援塔山战场。

国民党派出了他们的王牌部队参战。第八师负责正面进攻,第六十二军配合攻打大台山,临时组建的第六十二师则瞄准桥头堡。此外,蒋介石麾下赫赫有名的“赵子龙师”——独立95师也加入了战斗。

战斗一开始,敌军像洪水一样涌了过来,密集的炮火连续轰击塔山阵地。

老蒋亲自上阵盯着,平时吊儿郎当的国民党部队这次也真豁出去了。不过四纵的战士们压根不怕,像铁钉似的钉在阵地上,死扛着不退,一波接一波往上冲。等到韩先楚的“旋风部队”在锦州撕开口子,国民党那边立马蔫了,塔山阻击战的压力一下子小了不少,四野直接拿下了完胜。



上一篇:美国摄影师Khoa Bui镜头下的绝色美人,时尚性感!
下一篇:中国不用出手,在未来10年,美国会一步步丢失霸权?